绩效评价政策

首页> 绩效评价政策

长沙财政:深入开展产业政策绩效评价

浏览量: 发布日期:2023-06-13

为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奋力实施“强省会”战略,有效促进长沙产业发展,提升产业资金使用效益,2022年长沙市财政局组织开展了产业政策重点绩效评价,全面梳理、系统分析各产业政策投入、管理、成本、产出和效益。在以前部门整体、项目支出等绩效管理的基础上,长沙市通过本次对政策的系统性评价,进一步将绩效管理深入拓展至产业政策,逐步提高绩效管理层级,在更高层面上优化资源配置。

厘清政策完善指标综合评价政策效果

本次产业政策评价范围为2019-2021年度市本级现行有效的十大主要产业政策,涵盖主政策和配套政策共计152个,覆盖的政策资金预算73亿元,涉及9个政策实施主体部门。评价方式采用“财政牵头、专家统筹、三方机构参与”的模式,探索和创新评价思路,科学设置指标体系,从政策投入、管理、成本、产出和效益五个维度,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分析。一是综合评价产业政策投入必要性、合理性、目标科学性;二是反映产业政策的组织管理、资金管理、预算执行等情况;三是引入成本效益分析方法,从经济成本、社会成本和生态环境成本等维度进行成本分析;四是量化分析政策的产出成果;五是对政策的经济、社会、环境、政治等效益和受益者满意度等进行全面评价。在指标设计方面,从上述五个维度出发构建了三个层级的指标体系,开发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17个,根据各产业政策内容及项目目标,分别个性化设置三级指标约30个。通过厘清对政策实效产生影响的关键环节,不断调整完善考核方法和指标,让“标尺”刻度更精准,从而更加客观、公正地反映产业政策实效。

深入调研求真务实数智融合对比分析

评价组深入调查分析,在全面了解产业链、项目库和资金分配方向后,深入受益群体及企业开展实地访谈,入企调研并展开大量问卷调查。围绕产业政策知晓度及受益对象政策满意度两个角度,紧扣政策层面精心设计问题,全面系统的获取了第一手资料,深度挖掘了政策需求。立足当前制约产业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积极听取了部门单位、代表企业和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在统计、税务、数据资源等部门多方多源大数据的基础上,对标外省外市的政策,选取全国各地产业发展较为成功的案例进行横向对比,充分细致地开展政策评价工作,力求更加精准、科学,评出效益、发现问题,最终形成结论。

坚持结果问题导向强化评价成果应用

本次评价为全面梳理我市产业政策、科学调整政策投入、优化政策支持结构、创新政策支持方式等提供了依据和参考。下一步,长沙市财政局将联合产业政策主管部门将绩效评价结果落到实处。一是对奖补类型相同相近或存在重复的政策条款予以整合规范,对现行政策中项目小、资金少、“撒胡椒面”类政策予以清理,对政策效益不足的政策条款予以取消;硬化约束,坚持有效安排、低效压减、无效问责的原则,将评价结果作为下年度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二是做强政府引导基金,在政策手段上尝试产业投融资模式,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和杠杆作用,有意识地采取“拨改投”、“资金”变“基金”支持方式,带动社会资本进入,打造长沙产业基金矩阵。三是逐步将新增政策纳入事前绩效评估和绩效预期管理,形成事前有评估、事中有监控、事后有评价的产业扶持资金绩效管理体系,引导预算部门用好财政资源,以政策可持续辐射带动长沙市产业发展,做好财政资金“开源”“节流”“增效”文章,奋力实施“强省会”战略。

结合此次产业政策绩效评价所取得经验和成效,长沙市财政局将继续在实践中深入探索、不断完善科学高效的政策评价方法,为进一步提高制定政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供决策依据。同时,进一步深化政策和项目预算、部门和单位预算、政府预算共同推进的全方位预算绩效管理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