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贵州省各级各部门迅速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按照“查、防、控、治、保、导”工作要求,以“早、快、准、严、实、稳”的贵州打法,打了一场漂亮的疫情防控阻击战。财政部门第一时间通过动用预备费、调剂部门预算等方式筹措资金,助推贵州省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复工、复产、复学,全力保障区域疫苗接种提前超额完成,保障了基本民生,维持了社会稳定,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恢复活力,有效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全面客观总结新冠肺炎发生以来疫情防控经费的综合效益,提炼“贵州经验”,直面存在问题,筑牢疫情防控常态化防线,贵州省财政厅率先在全国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经费绩效评价,涉及资金118亿元、项目6318个。疫情防控经费绩效评价等级“良”。
坚持政策导向,全面摸清疫情防控经费基本情况。吃深悟透疫情防控期间出台的相关政策,围绕政策落实和资金管理使用的时效性、公平性、有效性开展评价。以问题为导向,全面收集各项数据信息,重点关注疫情防控政策是否落实到位,是否结合实际细化出台办法措施,资金分配使用是否合理科学、是否精准及时到位,是否存在截留、挤占、挪用等违规情况,现有的物资储备管理机制是否满足需要,项目是否严格按规定实施,效率如何?效益如何?受众对象的满意度如何?
坚持目标导向,搭建科学合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按照疫情防控政策和财政资金确定的工作要求和目标,“共性+个性”系统梳理疫情防控经费绩效目标及指标,科学制定绩效评价实施方案,围绕支出投向和支出内容,突出重点、点面结合,针对项目不同类型分级分层制定了基本建设类、工作经费类、补助类、采购类等4套评价指标体系,结构化方式开展评价,客观反映现阶段贵州省疫情防控政策落实、经费使用、目标实现,以及疫情防控工作组织开展情况。
坚持结果导向,提出客观公正评价结果应用建议。按照“覆盖全部市(州)中心城市,统筹考虑省界地区,辐射资金量大、项目多的县(市、区)”的抽样原则,先后对25个省级单位,48个市县,上千余家项目单位开展现场评价,开展问卷调查1.2万人次,注重调研效果,系统总结疫情防控政策落实和资金使用好经验、好做法,结合疫情防控非常时期的特殊情况,充分考虑行业主管部门、项目单位意见建议,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事求是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确保评价结果客观公正,建议意见合理准确,为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政策调整、资金使用、物资储备等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