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对保障人民健康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近期,财政部贵州监管局按照工作安排,结合本省实际,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审核工作,从提前谋划、联动协作、深化举措、突出绩效等四个方面着手,全面强化资金监管,切实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审核质效。
一、提前统筹谋划,下快“先手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学习李炳军省长在贵州省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认识兜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底线和加强常态化疫情防控的重要性,安排专人在规定时点开展审核工作。按照疫情防控不松懈的要求,重点关注人均经费补助标准统筹用于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种情况,推动加强社区、卫生室等机构技能培训,做好基层防控重点工作。以资金拨付使用情况和重点人群医防融合为要点,提升保障服务能力,完善公共卫生体系。
二、推进联动协作,下实“中盘棋”。加强与各主管部门联动协作机制,左右联动、上下互动形成监管合力,共同推动资金管理规范、安全、高效运行。及时与省级主管部门复核确认审核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剖析问题原因,并提出合理建议。实施常态化监控,督促省级卫健部门积极开展自查自纠,落实管理主体责任,促进提升医疗机构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经费管理水平,助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聚力增效,构建起高质量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
三、突出绩效理念,下准“关键棋”。严格贯彻落实“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要求,引导省级卫健部门牢固树立绩效理念,加强绩效目标管理,围绕制度体系、工作目标、执行监控等内容强化绩效管理“指挥棒”作用,将绩效理念和方法深度融进预算编制、执行、监管全过程,进一步增强预算绩效管理主体意识。发挥预算绩效管理的正向激励作用,关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绩效管理工作,全面真实反映资金使用绩效和政策实施效果,进一步提高预算绩效管理意识和支出责任,切实提升资金效益,促进贵州省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发展。
四、深化数据应用,下定“收官棋”。推动财政、卫健、教育、医保等政府部门民生数据信息互联共通,逐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大数据手段运用。总结前期开展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绩效评价“大数据”监管经验,研究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在教育指导、跟踪随访等方面的数据信息情况,做好信息化建设和应用。依托直达资金系统对资金开展全链条监管,关注支出信息录入及时性、准确性,对可疑支出预警信息,快速核实,迅速督促处理,及时反馈情况,有效发挥直达资金惠企利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