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牟平区积极探索全成本绩效管理工作,通过坚持三个强化,加大对项目事前事中事后的成本监管,努力压减低效财政资金支出,极大缓解了当前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重工作完成量轻视工作成本的问题,持续将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向深水区推进。
一、强化事前源头控本,寓成本管理于预算编制中。一是开展培训,普及成本理念。在2022年预算编制前邀请预算绩效管理领域专家对财政局业务科室工作人员和预算部门开展成本预算绩效管理培训,普及成本绩效管理相关理念知识和工作实务。二是强化事前管理,从源头控制成本。要求新增重大项目的成本效益情况要在事前评价报告中体现,通过绩效管理打破预算分配的固化格局,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三是成本理念融入绩效目标编制,提升绩效目标质量。在申报预算阶段要求部门客观测算,对比投入成本与产出效益之间的关系,制定质量与成本相匹配的绩效目标。
二、强化事中运行监管,杜绝项目预算与实施效果两层皮。一是动态监控,掌握项目进展。对绩效目标实现程度与预算支出进度实行“双监控”,通过成本质量监控,确保绩效目标实现、成本可控。二是主动出击,获取一手资料。财政部门改变以往只看材料,不看现场的方式,由评审中心、绩效科、主管科室组成监控小组,不定期抽取部分项目进行实地查看,对用料质量和工程量进行一线检验,把好成本和质量“双关口”。三是督促整改,提高监控质量。财政部门对在成本绩效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主管部门下达整改通知,并根据整改结果视情况调整该项目当年预算金额。
三、强化事后结果运用,放大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一是规范行业标准。突出重点领域研究破题,选取城市综合治理领域作为评价试点。引入第三方机构进行成本效益分析,通过参照项目历史数据、同行业成本纵横对比,核定科学成本标准,实现支出定额标准同行业、同领域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2021年仅公园管理一个项目就压减项目成本约200万元。二是挂钩预算编制。根据2021年成本绩效评价报告反馈的问题及部门整改情况,在2022年预算编制中视情况调整同类项目预算金额。三是改进项目管理。通过成本绩效管理,将更适合控制项目成本的“按效付费”管理模式应用于同类项目的管理,初步测算该管理模式应用于同类项目中可节约项目总额3%的成本。
下一步,牟平区财政局将逐渐扩大全成本绩效范围和领域,通过全成本预算绩效分析综合评价绩效目标实现结果与成本控制结果,切实提高财政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