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评价政策

首页> 绩效评价政策

财政部新疆监管局:扎实做好兵团 草原生态修复治理补助资金绩效评价工作

浏览量: 发布日期:2022-07-21

QQ截图20220721094730.jpg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推进自然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新疆监管局根据财政部安排部署,精心组织、统筹推进,扎实开展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草原生态修复治理补助资金重点绩效评价工作。

  一、在“足”字上下功夫,做到“心中有数”

  局党组高度重视,抽调骨干力量组成绩效评价组,统筹做好评价前准备工作。加强政策学习,把准评价目标。组织参评人员认真学习财政部制定的绩效评价工作方案,研究分析指标评价要点及评分规则,梳理评价工作涉及文件、办法、标准和数据,理清工作思路,把准评价目标。开展前期调查,掌握一手资料。全面收集、分析兵团自评报告,了解掌握项目管理情况和预算执行进度,按照项目资金分布特点,选取师团开展现场评价。合理安排时间,科学制定方案。根据财政部工作要求,结合兵团项目实际,制定我局绩效评价工作方案,进一步细化工作内容和流程,为做好绩效评价工作夯实基础。

  二、在“实”字上出真招,做到“行动有方”

  开展绩效评价是促进资金政策落地生效的重要措施之一。我局对资金项目决策、过程、产出和效益开展全过程评价,重点关注产出和效益。多种形式开展非现场评价。通过综合运用资料核实、访谈座谈、问卷调查、专家评议、比较分析等方法“把脉问诊”,验证财政资金投入是否达到合理预期。现场全面核实查验。通过现场核实项目建设进展、预算执行进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等,评价兵团自评报告编报质量,侧重于反映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查找问题深层原因。点面结合、相互印证,力求全面客观反映资金使用绩效,全方位查找问题,并追溯分析深层次原因,便于“对症下药”,提出合理工作建议。

  三、在“效”字上求突破,做到“手中有策”

  强化绩效评价成果运用,做好绩效评价“后半篇文章”,进一步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规范性。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督促整改。充分发挥绩效评价工作以评促改的作用,及时通报评价工作有关情况,督促兵团相关部门举一反三,形成反馈、整改、提升绩效的良性循环。总结评价成果,积极建言献策。紧紧围绕政策实施成效,充分听取意见建议,及时形成有价值、有分量的报告,为财政部和中央主管部门加强管理、完善政策和预算安排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巩固监管成效,建立长效机制。督促兵团财政与相关部门建立协作联动监管长效机制,建议兵团对重点转移支付项目,尤其是直达资金监控项目,聘请第三方机构先行开展重点自评工作,把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确保资金使用效益得到有效提升。